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拼音、解释、组词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简介: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AI解释
这句古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庸》,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先有所准备和计划,则能够成功;如果没有提前规划,随随便便去做,就容易失败。这句话强调了预先思考和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详细解释: - 凡事豫(yù)则立: 意思是对于每一件事,如果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就能够实现目标或者成功。 - 不豫则废: 如果没有提前规划,随随便便去做,则容易导致失败或事情无法完成。
这句话强调了在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它适用于各种情境,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是更重大的决策与项目。
造句
- 在即将到来的重要考试中,我们应该凡事豫则立,认真复习和规划复习计划。
- 公司筹备新产品的发布活动时,必须凡事豫则立,详细策划每个环节以确保活动的成功举办。
-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喜欢凡事豫则立,列出所有需要做的事项,这样可以避免遗漏重要的细节。
- 这次团队项目如果能提前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分工,就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凡事豫则立);否则可能会因为缺乏准备而延误进度(不豫则废)。
- 如果想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凡事豫则立,进行适当的训练和体能储备。反之,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参赛,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不豫则废)。
分词解释
凡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豫
yù
1 欢喜,快乐:~附。~游(逸乐嬉游)。不~之色。2 同“预”。3 安闲,舒适:逸~。4 古同“与”,参与。5 中国河南省的别称:~剧(亦称“河南梆子”)。
则
zé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立
lì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废
fèi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