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资的拼音、解释、组词

军资的简介:

jūn zī
1.指军用物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军用的粮秣弹药等物资。《三国志.卷一二.魏书.毛玠传》:「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演义》第二回:「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

军资》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军队所需的物资,主要包括武器、粮草、战马等。这里“军”指的是军事或战争,“资”则是指供给和资源的意思。这个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军事后勤保障的重要认识。

详细解释:

  1. 含义军资是指用于作战和维持军队日常运作的各种物资、装备、物品的总称。
  2. 内容: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武器(如刀枪剑戟等)、粮食、帐篷、车辆、战马以及各种辅助军事行动的物资,还包括医疗用品和通信设备等。
  3. 重要性:古代战争中,充足的军资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后勤保障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军队能否顺利执行战略战术。

造句:

  1. 古代战争之前,君主会特别重视军资的准备与补给,确保士兵有足够的粮食和武器装备。
  2. 在古代战场上,军资的供应往往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因此后勤部门的工作十分重要。
  3.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事家常常强调要加强对军资管理,确保物资充足且配置合理。
  4. 考虑到战争可能带来的巨大消耗,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军资储备体系,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5. 古代将领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因此在出征前会对军资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配。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军资》这个词不仅涉及物质层面的概念,还反映了古代军事战略中对后勤保障的重视。

分词解释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