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乖子的简介:
guāi zǐ
1.狡猾的人。
1.狡猾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狡狯精明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所以这两家不顾祖宗脸面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呆子,那呆子有八个字的行为:『非方不亲,非彭不友。』一种是乖子,那乖子也有八个字的行为:『非方不心,非彭不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若论心地,冲天砲是傻子,余小琴是乖子。」
词语《乖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常我们可能听到的是“乖孩子”或“乖小子”。在不同的语境下,“乖子”可以有以下几种含义和解释:
-
形容词用法:形容男孩子非常听话、懂事。如:“这真是个乖儿子。”
-
比喻用法:有时候用来形容某物被主人照料得很好,像小孩一样受到照顾。“这花园里的花长得真是乖子。”这里指的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指这些植物生长得非常好。
-
口语化使用: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有更加具体的含义。例如,在一些地方,“乖子”可能是对家养宠物或小动物的爱称,表示它们被照顾得很好,行为举止符合主人期待。
由于“乖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并且主要以口语形式存在,因此这里提供几个相关的造句:
- “这乖儿子每次看到妈妈都会主动帮忙做家务。”
- “他是个乖子,经常得到邻居夸赞。”
- “那家的宠物狗真是个乖子,总是按照主人的意思行动。”
- “奶奶说她的猫是只乖子,因为它从不乱跑,总是乖乖在家等着她喂食。”
- “你这个乖儿子真是太懂事了,妈妈好开心。”
请注意,“乖子”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词语,在书面语中使用时需谨慎,尽量采用更通用或明确表达的方式。
分词解释
乖
guāi
1 不顺,不和谐:~舛(谬误)。~谬。~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僻(怪僻)。~张(怪僻,不讲情理)。出~露丑。2 机灵,伶俐(多指小孩听话):~~。~巧。卖~。~觉(jué)。~顺。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