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语的拼音、解释、组词

判语的简介:

pàn yǔ/yù
1.犹今之判决书。 2.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指考生对"疑事"所下的断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法官听讼时判定讼案的文词。也称为「判词」。

《判语》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法官或审案者对案件所作的判决意见。它是一个法律术语,常用于描述司法审判过程中的最终决定或裁决。

1. 定义与用法详解:

  • 定义:判语是裁判者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对案件作出的最终裁决。
  • 特点
  • 具有法律效力,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一种确定性处理。
  • 必须基于充分的事实证据和合理的法律依据。
  • 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

5个使用《判语》造句:

  1. 律师在法庭上竭力为被告辩护,但法官最后的判语依然宣告了被告有罪。
  2. 鉴于双方证据的充分性和原告提供的有力证词,法官作出了支持原告的判语。
  3. 在经过漫长的审理之后,法院终于给出了对这起商业纠纷的判语。
  4. 这个案件的复杂性使得判决过程十分艰难,最终的判语也体现了法官审慎的态度。
  5. 法官在听取了双方意见后,依据最新颁布的法律条文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判语。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判语》在一桩案件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通过具体情境说明其作用。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