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注疏的简介:

zhù shū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 AI解释

注疏》是中国古代学术中的一种重要文献形式,指的是对某一经典、著作进行注释和疏解的文本。这种做法在儒家经学、佛经研究等领域尤为常见。其中,“注”是对原文语词或句子的解释说明;“疏”则是进一步阐述原文内容的意义,有时也被称为“集解”,即汇集各种不同学者的解释并加以整理。

例如,在传统儒学中,《诗经》有《毛传》和《郑笺》,这两者可以看作是注疏的一部分。再比如《周易正义》,其中不仅包含对《周易》的解释,还包含了对其注释进一步的理解与分析。

下面提供5个关于“注疏”概念的造句示例:

  1. 在古代学术研究中,《汉书·艺文志》就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注疏文献。
  2. 为了更好地理解《论语》,我查阅了诸多古代学者对这部经典进行的注疏资料。
  3. 《诗经》的注疏不仅是对文本本身意义的深入挖掘,更体现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下的多维度思考。
  4. 每一部重要的古籍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学术价值,值得我们通过细致的注疏工作去揭示。
  5. 现如今的研究者们经常参考先人的注疏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

分词解释

zhù

1 灌进去:~入。~射。大雨如~。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视。~目。~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解。~释。~音。夹~。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册。~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下~。赌~。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一~钱。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