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如雨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汗如雨下的简介:

hàn rú yǔ xià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汗水很多,如下雨一般。如:烈日当头,工作人员无不汗如雨下。

1. 汗水多得像下雨一般。如:「烈日当头,工作人员无不汗如雨下,辛苦极了。」《红楼梦》第一○一回:「方转回身要走时,脚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

词语“汗如雨下”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极度紧张、害怕、兴奋或劳累的情况下大量出汗的样子。这个成语中的“汗”指的是人的汗水,“如雨下”形象地描绘了汗水像雨水一样急速而大量地流出。

解释:

  • :人体通过汗腺排出体内的热能和盐分,以调节体温。
  • 如雨下:形容出汗的量非常大,速度也快,仿佛是下雨一般,连续不断地落下。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极度紧张、惊吓或身体剧烈运动后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应确保语境合适,并且注意不要过度夸张。

造句:

  1. 考试前夜,他坐在书桌前如坐针毡,汗如雨下地复习着笔记和资料,仿佛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2. 舞台上,面对数万观众的鼓掌与欢呼声,她紧张得全身发抖,汗水从额头、脸颊直往下流,像是雨淋一般密集。
  3. 剧烈运动过后,他满头大汗,汗水顺着脸庞滴落下来,就像下了一场小雨。
  4. 在高温天气里工作了一天的工人们,下班后汗如雨下的他们连扇几下风,才觉得稍微凉快了一些。
  5. 当他得知自己被选为队长时,激动的心情让他瞬间感到汗流浃背,仿佛雨水从他的皮肤上滴落一般。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汗如雨下”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分词解释

hàn,há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水。~流浃背。2 出汗,使出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马功劳。~牛充栋。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yǔ,yù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