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用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求贤用士的简介:
qiú xián yòng shì
招求贤良,聘用士人。
招求贤良,聘用士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征求贤能,任用才士。元.白朴.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著师父出去。」亦作「求贤下士」。
1. 征求贤能,任用才士。元.白朴《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著师父出去。」也作「求贤下士」。
《求贤用士》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组织或领导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广泛举措。具体来说,“求贤”意为寻求有才德的人;“用士”,即使用有才能的士人。整体来看,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重视人才、广纳贤才并有效利用人才的精神。
详细解释:
- 词语来源: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章帝纪》:“求贤如不及。”
- 基本含义:形容一个团体或个人积极寻找和使用有才能的人。
- 引申意义:强调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表现出的诚意与努力,以及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造句示例:
- 这个企业的领导层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求贤用士》的态度让很多优秀的年轻人看到了发展的机会。
- 在这次的人才招聘会上,各个企业都展现了《求贤用士》的精神,积极邀请各类有志之士加入自己的团队。
-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求贤用士》的政策,吸引和鼓励更多海外归来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
- 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优势,展现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求贤用士》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学子的认可与青睐。
-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求贤用士》的精神已经不仅局限于国内,而是成为全球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些造句展示了“求贤用士”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求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贤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用
yòng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2 可供使用的:~品。~具。3 进饭食的婉辞:~饭。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7 因此:~此。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