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拼音、解释、组词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简介: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AI解释

这句古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出自于《庄子·徐无鬼》,原文是:“毫末之疾,将寻斧柯。”这句话中包含了成语“毫末不察”,意思是指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和改正,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大问题。这里,“札”指的是扎紧、固定的意思,在古代通常用来形容使用工具时的准确性或精准度。“寻斧柯”则表示要寻找适当的工具来应对较大的问题。

详细解释

这句话强调的是在面对问题之初就应重视并解决它们,如果不从小事上着手处理,等到问题变得严重时再去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就会非常困难。它提醒人们要有预见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小细节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造句

  1. 企业管理者要从源头抓起,不能因为小事不札而忽视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
  2.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出现毫末不札的情况。
  3. 预防胜于治疗,在科技快速发展今天,安全防护意识更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
  4. 对于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管理层应迅速响应并改进相关工作流程,避免毫末不札累积成大问题。
  5. 环保问题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不然等到环境恶化再寻找解决方案就迟了。

这五个造句旨在展示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下应用“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这一理念,强调早期干预和细致管理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á

1 古时写字的小木筒:~记。2 信件:手~。信~。3 旧时的一种公文:~子。4 夭死。

jiāng,jiàng

1 快要:~要。~至。~来。即~。2 带领,扶助:~雏。扶~。~军。3 拿,持:~心比心。4 把:~门关好。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7 保养:~养。~息。8 兽类生子:~驹。~小猪。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10 又,且:~信~疑。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12 刚,刚刚:~~。~才。13 姓。

xún

1 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2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