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千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毫厘千里的简介:
háo lí qiān lǐ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开始相差极小,结果则差距很大。见豪厘千里条。水浒传˙第九十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厘千里之谬!
1. 开始相差极小,结果则差距很大。参见「豪厘千里」条。《水浒传》第九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厘千里之谬!」
《毫厘千里》这个词语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用来形象地表达微小差异造成的巨大后果或影响。这里“毫”和“厘”都是长度单位,分别相当于十分之一寸,“千里”表示很远的距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很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非常大的不同结果。
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变化。它也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下面是五个使用《毫厘千里》造句的例子:
- 如果当初他在那个关键决策上稍微犹豫了一点,那么今天的结果就可能与现在完全不同。
- 小说作者在塑造角色时对心理描写和行动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是“毫厘千里”啊!
- 两支军队在战场上仅仅差了几个箭步的距离,结果却分出了胜负。这真是个典型的“毫厘千里”的例子。
- 考试中一个题目的答案可能只差0.1的差距,但这个微小的不同就足以改变整个成绩的排名,“毫厘千里”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 这次比赛的结果原本很难预料,然而就是因为一个小失误导致了最终的大逆转,真是“毫厘千里”的生动案例。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到,《毫厘千里》不仅适用于描述具体事件,也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情景之中。
分词解释
毫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厘
lí
1 小数名,百分之一:~米。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3 治理,整理:~正(订正)。~革(调整改革)。4 古同“嫠”,寡妇。
千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