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西走廊的简介:

hé xī zǒu láng
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钱鞘岭以西的狭长地带,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因在黄河之西而得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名。为一东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即古时的丝道。位在甘肃省西北,祁连山的北边,合黎山与龙首山的南方。因位于黄河西边,故称为「河西走廊」。区内靠河水、雪水灌溉的绿州是人口集中地。也是现今通往新疆、中亚、欧洲的要道。

河西走廊》是描述中国西北部一段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地域名称。这个词特指从甘肃省山丹县临泽段(北纬40度)至武威市凉州区(南纬38度),位于甘肃西部,东起乌鞘岭,西至嘉峪关的一片狭长地带。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这条道路大部分在沙漠、戈壁之间穿行而得名“河西”。它不仅是连接中国与中亚乃至更远地区的贸易通道,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详细解释

  1.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和北山(即乌鞘岭)之间的盆地间。
  2. 历史意义:自汉代起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它见证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经济、文化及宗教的交流与融合。
  3. 自然特征:虽然名称中有“走廊”一词,但实际上河西走廊并不完全是一条连续的道路,而是在沙漠和戈壁中穿行的一片狭长地带,地势平坦,气候干燥少雨。
  4. 文化遗产:沿途分布着众多古迹遗址、烽燧、古城等历史遗迹。如张掖的马蹄寺、武威的鸠摩罗什塔以及嘉峪关等。

造句

  1. 河西走廊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还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
  2. 从古至今,河西走廊见证了无数商旅和探险家的足迹。
  3. 河西走廊上行走,仿佛穿越了历史长河,可以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4. 每当夕阳西下时,漫步在河西走廊的小城中,你会被那别样的风光深深吸引。
  5. 这段旅程将让你有机会深入了解河西走廊丰富的历史故事及其背后的自然美景。

分词解释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
西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láng

1 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子。前~后厦。2 庑下,殿下外屋:~庑(堂前廊屋)。3 有顶的过道:长~。走~。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