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铁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棉铁主义的简介:
mián tiě zhǔ yì
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于1910年提出的经济思想。主张以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振兴实业。认为优先发展这两种工业,即“操经济界之全权”,可减少对外贸易逆差。
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于1910年提出的经济思想。主张以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振兴实业。认为优先发展这两种工业,即“操经济界之全权”,可减少对外贸易逆差。
- AI解释
《棉铁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张謇提出的一种经济思想,主要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促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张謇认为,在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下,单纯依赖农产品出口是无法实现国家富强的,而应该依靠发展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以及轻工业如纺织业,以此来打破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局面。
详细解释:
-
目的与背景: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对西方列强的技术和经济依赖。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张謇等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摆脱半殖民地状态,必须发展本国工业,实现自给自足。
-
核心主张:棉铁主义强调的是以纺织业(即“棉”)和钢铁业(即“铁”)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张謇认为,这两个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
实践途径:
- 推动民族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建设;
- 培养技术人才,提高工人技能水平;
- 发展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以支持工业发展;
- 开辟市场,促进内需外销平衡。
造句示例:
- 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主张,更是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 在张謇看来,只有通过实施棉铁主义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贫困面貌。
- 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棉铁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
- 棉铁主义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需兼顾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
- 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梦想,张謇一生都在践行着棉铁主义的理念。
分词解释
棉
mián
1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通称“棉花”):~袄。~被。~布。~纺。~桃。~纱。~线。~絮。
铁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