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竿的拼音、解释、组词
标竿的简介:
biāo gān
1.悬有锦标之竿。 2.作为标记之竿。
1.悬有锦标之竿。 2.作为标记之竿。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测量时用来作为标记的竹竿。【例】工作人员在几个地方树立了标竿,以作为测量的定点。
2. 目标,努力的方向。【例】她以获取奥运金牌作为今后努力的标竿。
1. 悬挂奖品、锦标的长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对水殿排成行列,则有小舟一军校执一竿,上挂以锦彩、银碗之类,谓之『标竿』。」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日祠山圣诞》:「其龙舟俱呈参州府,令立标竿于湖中,挂其锦彩、银碗、官楮,犒龙舟,快捷者赏之。」
2. 用作标记的竹竿。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奉圣人的命,就著王枢密立起标竿,拆到杨家清风无佞楼止。」《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儹》:「水大时,宜于淤浅处插立标竿,使漕船凭为眼目,以便由深通行走。」也作「标杆」。
3. 目标,努力的方向。如:「她以奥运金牌为标竿,咬住牙,接受教练严厉的训练。」也作「标杆」。
词语《标竿》的详细解释
标竿(bāo gǎn)
- 定义与含义:
- 标竿是指作为参考标准或目标的事物。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指抽象的概念。
-
在现代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专业领域中,“标竿”通常指的是行业内最优的实践和表现,用作参照的标准,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流程和绩效。
-
引申含义:
-
作为参考或榜样使用时,“标竿”的含义更加广泛。它不仅限于某一项具体事务的表现水平,还可以泛指某一领域中的最佳案例或做法。
-
用法说明:
- 标竿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于形容词性表达中。
- 作为名词时,常用来描述某一领域的标杆人物、机构或产品;作为形容词使用,则多强调其在某个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造句
- 我们公司想成为行业里的标竿企业,因此我们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以他的语法正确率为标竿来要求自己。
- 这次比赛的目标是追平去年的冠军队的成绩作为我们的标竿,争取再次夺冠。
- 为了优化生产流程,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同行中的一些标竿企业是如何操作的。
- 在环保方面,我们希望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设置为行业内的标竿。
分词解释
标
biāo
1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本。治~不治本。2 记号:商~。路~。~记。~志。~尺。~语。3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明。~题。~价。~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4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夺~。5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招~。6 准的(dì),榜样:目~。~领(杰出人物)。7 风度,格调:~格。8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人马。~下(➊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➋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竿
gān
1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2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3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