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的拼音、解释、组词

潘先生在难中的简介:

pān xiān shēng zài nán/nàn/nuó zhōng
短篇小说。叶圣陶作。1925年发表。乡村小学校长潘先生为躲避战乱逃至上海,因担心被革职,第二天又匆匆赶回乡村办理开学事务。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产,他又到红十字会缴纳了会费。在交战的炮火声中,他逃进洋人的教堂。战火一停,他又马上为军阀歌功颂德。小说刻画了一个小市民知识分子苟安卑怯的心理特征,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 AI解释

您提到的是一个与特定文学作品或小说相关的标题,而不是单纯的成语或常用词语。《潘先生在难中》是1927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沈从文。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位名叫潘先生的中学教员在动荡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详细解释

  • 潘先生: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中学教师。
  • 难中: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困境或艰难时期,更多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挑战与困境。小说通过对潘先生在时代变迁、个人遭遇等复杂情况下的表现进行刻画,展现了人物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造句

  1. 尽管《潘先生在难中》描述的是一个旧时代的困境故事,但其中关于人性光辉的部分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2. 在《潘先生在难中》里,作者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展示了潘先生如何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3. 读完《潘先生在难中》,不禁感慨即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与坚韧。
  4. 小说中的主人公潘先生,在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双重困境下,依旧坚持教书育人,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精神。
  5. 通过《潘先生在难中》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及其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考。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潘先生在难中》这一文学作品如何能够被融入到现代汉语的语境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是一个文学作品的名字而非具体词语或成语,因此直接引用其中的内容作为句子可能不够恰当,上述句子更多的是为了体现其精神内涵和主题思想。

分词解释

pān

1 淘米汁。2 姓。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zài

1 存,居:存~。健~。青春长~。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nán,nàn,nuó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3 不好:~听。~看。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