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正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清原正本的简介: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正本清源」。见「正本清源」条。

2. 此处所列为「正本清源」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今汉承衰周暴秦极敝之流,俗已薄于三代,而行尧舜之刑,是犹以鞿而御????突,违救时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岁以万数,刑重之所致也。……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1>。其余罪次,于古当生,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伤人与盗,吏受赇枉法,男女淫乱,皆复古刑,为三千章。诋欺文致微细之法,悉蠲除。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合刑罚之中,殷天人之和,顺稽古之制,成时雍之化。 〔注解〕 (1) 大辟:死刑。

3. 此处所列为「正本清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汉代的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的〈刑法志〉中讨论国家的刑法制度,认为当时的法律有许多不合宜的地方,处刑的轻重常拿捏不当,重者太重,死刑人数过多;轻者太轻,无法达到遏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无法遏止轻犯者作恶,官吏又每每以斩大盗建立威信,结果社会依然混乱。原因除了礼乐教养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当的后果。所以班固认为必须要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开始整顿,也就是从检讨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当的法令,重新衡量罚则的轻重,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乐的生活。后来「正本清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出现「正本清源」的书证如《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1.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也作「正本清源」。

《清原正本》这个词汇并非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组,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清”可以理解为“澄清、纯洁”,“原”可指“根本、原本”,“正”意为“端正、正确”,“本”则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因此,《清原正本》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从根本上澄清和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的状态”。这里提供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而不是一个固定成文的成语或习语。

根据上述解释,我可以为您创建5个造句:

  1.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应从《清原正本》出发,确保公司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透明、规范的状态。
  2. 为了彻底改变社会风气,《清原正本》,深入挖掘问题根源是至关重要的。
  3. 教育改革需要《清原正本》,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质量低下和不公平的问题。
  4. 在网络环境中,《清原正本》至关重要,通过净化网络空间来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
  5. 为了实现健康的社会发展,《清原正本》不仅涉及到经济层面,更应该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入手。

这些句子旨在说明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清原正本》”的概念进行思考和行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