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的拼音、解释、组词

渎职的简介:

dú/dòu zhí
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时犯严重过失:~罪ㄧ~行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犯错而有亏职守。【例】官吏渎职,依法论处。

1. 有亏职守。如:「凡官吏渎职者,应予惩戒。」

《渎职》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工作人员或官员没有履行其职责,或者滥用职权以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具体而言,“渎”在这里表示轻慢、不敬;“职”则是指职务、责任。因此,渎职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了法律、法规以及岗位要求的职责义务,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损。

详细解释

  • 定义: 渎职主要是指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原因,没有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 分类:
  • 疏忽大意的渎职:是指行为人在执行职务时因轻率或过于自信而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造成的后果。
  • 滥用职权的渎职:指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超出权限范围,以个人意志代替法律程序的行为。
  • 过失性渎职:包括不负责任、疏忽等情形导致的失误。

造句

  1. 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的渎职
  2. 县环保局工作人员李某在审核企业排放申请时过于轻率,未仔细检查企业提供的数据,最终该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了附近河流。

  3. 滥用职权导致的渎职案例

  4. 某市交通部门官员张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免除部分企业缴纳的道路通行费,为个人朋友提供便利,并从中获利。

  5. 过失性渎职的后果

  6. 由于某医院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在处理病人信息时错误地将两份病历调换位置,导致了一名患者的病情没有被及时诊断和治疗。

  7. 对渎职行为进行追责

  8. 在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王某因在事故发生后未能尽职调查而受到纪律处分,并公开通报批评。

  9. 预防措施与改进机制

  10. 为防止渎职现象发生,某机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规定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定期组织内部培训。

这些例子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渎职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公共管理来说,确保工作人员尽责、公正地履行其职责是非常重要的。

分词解释

zhí

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业。~务。~守。~权。天~。尽~。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工。~位。~员。~称。以身殉~。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当奉命。4 掌管:~掌。5 由于:~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