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眊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眊的简介:
bái mào
1.亦作"白髦"。 2.牦牛的毛。 3.以牦牛毛制的披衣﹐古代军中主帅卫士所服。亦指卫士。
1.亦作"白髦"。 2.牦牛的毛。 3.以牦牛毛制的披衣﹐古代军中主帅卫士所服。亦指卫士。
- AI解释
《白眊》这个词源自古代汉语,“白”在这里指白色,而“眊”则是一种眼睛模糊的状态。因此,《白眊》可以理解为形容人眼神昏花、视力衰退的样子。
在古文中的用法多用来描绘老年人或年老体弱者的眼神状态,也比喻看不清事物,心神恍惚等意思。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白眊”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更多时候出现在古代文献或者文学作品中。
造句:
- 老人手捧书卷,眼神有些《白眊》,但仍努力地朗读着。
- 晚风轻抚,老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白眊》地看着远方,回忆年轻时的故事。
- 因为年龄关系,医生提醒他要定期检查视力,否则容易出现《白眊》的现象。
- 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些《白眊》,不再如青年时代那样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了。
- 《白眊》的神态让他显得更加慈祥,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岁月的痕迹。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