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拼音、解释、组词

猩红热的简介:

xīng hóng/gōng rè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2~10岁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两季。特征是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草莓舌等。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猩红热(xīng hóng shè)

  1. 定义与描述: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儿童是其易感人群。

  2. 症状表现:

  3. 发热、咽喉痛
  4. 咽部和扁桃体出现红肿及白色点状物
  5. 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的猩红色皮疹,伴有全身弥漫性潮红

  6. 治疗措施: 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并配合退热、消炎等对症处理。

  7. 预防方法: 接种A群链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猩红热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防止该病的关键。

  8. 并发症与预后: 若未及时治疗或管理不当,可能引发肾炎、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但通过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

造句

  1. 医生提醒家长,春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卫生习惯。
  2. 小明突然发热并出现了皮疹,经诊断为猩红热,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3. 学校最近发生了一起猩红热疫情,学校立刻采取了隔离措施以防扩散。
  4. 李阿姨在给孩子洗澡时发现了皮肤上出现的红色疹子,怀疑是猩红热,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5. 儿童时期得过一次猩红热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再次感染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分词解释

xīng

1 〔~~〕哺乳动物,猿类,毛赤褐色,前肢长,无尾,吃野果。产于南洋群岛的森林中。简称“猩”,如“~红”。

hóng,gōng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1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2 身体发烧:~症。3 使温度升高:~敷。4 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5 旺、盛:~闹。~潮。~火朝天。6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7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8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9 放射性强:~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