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雨的拼音、解释、组词

甲子雨的简介:

jiǎ zǐ yǔ/yù
1.甲子日所下的雨。俗谓可兆天时并人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鹊巢下地,其年大水。"

  • AI解释

《甲子雨》并非一个正式的词汇或成语,它可能是个文学作品或者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表述。在古典文献中,“甲子”通常指的是中国干支纪年系统中的天干与地支组合,用于表示年份、月份或是日子。“雨”则指自然现象——下雨。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以“甲子年”的雨水为题的文学作品或描述。

如果按此理解,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解析和造句:

详细解释:

  • 甲子:在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体系中,“甲子”代表第一个组合,也是每一个六十个循环周期的起点。在特定的情境下,它可以指代某个特别的年份或者日子。
  • :自然界的降水现象,在文学或诗歌中往往被赋予情感色彩,可以象征着清冷、哀伤或是希望等。

造句:

  1. 在《甲子雨》的故事中,主人公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中的雨水洗礼,最终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2. “在那片土地上,每一场‘甲子雨’都伴随着故事的发生与结束,仿佛天地间的交响乐章。”
  3. 诗人以“甲子雨”为题,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一场春雨,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4. 每当甲子年到来时,人们都会期待着那场特殊的‘甲子雨’,因为它预示着新一年的美好开始。
  5. 《甲子雨》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自然界的雨水现象,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基于对“甲子雨”的理解进行的创作性描述,并非实际存在的词语或成语解释。若“甲子雨”是指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专有名词或作品,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析。

分词解释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yǔ,yù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