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卫国战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壬辰卫国战争的简介:

rén chén wèi guó zhàn zhēng
16世纪末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1592年(农历壬辰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李朝求助中国明朝。在明军援助下,1593年,两国联军击退日军。1597年,日军再次入侵。朝鲜爱国将领李舜臣率水军大败日军。1598年,明朝再度出兵相援,打败日军。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撤军。同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朝、明联军又重创日军,取得战争胜利。

  • AI解释

《壬辰卫国战争》,又称“丁酉朝鲜之役”或“万历朝鲜之役”,是明朝和朝鲜联合抵抗日本入侵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争发生在1592年至1598年之间,由日本丰臣秀吉发动,目的是征服朝鲜进而威胁明朝。明朝派遣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抗击日军。

在历史上,“壬辰”指的是这一年干支纪年的开始之年,“卫国战争”则表示为了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战斗。

以下是五个使用“壬辰卫国战争”的造句:

  1.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壬辰卫国战争》是东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对抗日本侵略的战役,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在《壬辰卫国战争》中,朝鲜和明朝联军利用了有利地形,成功抵御住了日军数次猛烈进攻。
  3. 许多历史学者认为,《壬辰卫国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时期。
  4. 为了纪念《壬辰卫国战争》,两国之间举办了多次联合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5. 在现代电影中,不乏以《壬辰卫国战争》为背景的作品,以此来激励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这些句子展示了“壬辰卫国战争”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从教育、军事、文化交流到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分词解释

rén

1 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2 〔~人〕巧言谄媚的人。3 姓。

chén

1 地支的第五位,属龙。2 用于记时:~时(上午七点至九点)。3 时日:~光。时~。诞~。4 日、月、星的总称:北~(北极星)。星~。5 古同“晨”,清早。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