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之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方之志的简介:

sì fāng zhī zhì
指志向远大。

  • AI解释

四方之志》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经典《礼记·檀弓上》,意指人的志向应当博大而远大,不局限于某一方向或领域。它强调的是个人胸怀应当宽阔,理想和抱负不应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这句话提倡了一种开阔、包容的人生观,鼓励人们树立广泛而深远的目标。

详细解释:

四方之志可以拆解为: - “四方”指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引申为所有的地方或领域。 - “志”则是指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合起来,“四方之志”就是指一个人应该有放眼天下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的理想,而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或者领域。这种观念鼓励人们追求广泛的知识与才能,并不局限在单一的目标上。

造句示例:

  1. 李明从小就有着四方之志,立志要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2. 作为中国企业家,他一直秉承着四方之志的精神,致力于拓展全球市场。
  3. 在大学里,她以四方之志为动力,努力学习多种语言和文化知识。
  4. 虽然工作繁忙,但张总始终不忘四方之志,积极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5. 每次谈到未来规划时,他都会强调四方之志的重要性,并表示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