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丝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狐丝的简介:
yě hú sī
1.菟丝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菟丝子》。
1.菟丝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菟丝子》。
- AI解释
“野狐丝”这个词汇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某些特定语境或小说、文学作品中的用词。在一般情况下,“野狐”指的是不驯服、顽皮的狐狸,而“丝”则有线或者线索的意思。“野狐丝”的含义通常会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解释,但我们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是指那些复杂且难以解开的纠缠关系或困境。
详细解释
- 结构分析:“野狐”一般指代的是不羁、顽皮的性格或状态,“丝”则常用来比喻细长而复杂的线索或联系。因此,“野狐丝”整体可以理解为一种复杂多变、难以理清的关系或情况。
- 含义延伸:在文学或者更广泛的语境中,它也可能被用作比喻,指代某种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情况,或者形容事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造句
- 虽然他们之间的野狐丝很复杂,但最终还是通过真诚的沟通化解了误会。
- 这个案件中的野狐丝很多,需要仔细梳理才能发现真正的线索。
-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野狐丝,有时候它们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有时则会成为烦恼的来源。
- 他试图在记忆中解开那些关于过去恋情的野狐丝,但总感觉有些事情模糊不清。
- 情感纠葛就像是一团野狐丝,剪不断理还乱,让人感到无奈与迷茫。
请注意,“野狐丝”这一词汇并未被广泛使用,并且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而有所变化。上述解释以及造句均为推测性内容。
分词解释
野
yě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狐
hú
1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2 姓。
丝
sī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