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亭的简介:

yě tíng
1.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 AI解释

野亭》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于正式的古文或现代汉语中,但从其构成来看,可以将其分解为“野”和“亭”。在古代汉语中,“野”常用来指代郊外或野外的地方,“亭”则是古代供人休息、住宿以及传递文书等公务的建筑。因此,《野亭》可能指的是建于野外的亭子。

详细解释

  • :通常指荒凉或偏远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的自然状态。
  • :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位于交通要道或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供行人休息、赏景和纳凉之用。古代“亭”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造句

  1. 在那个野亭之中,诗人独自一人吟诗作赋,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2. 夕阳西下,游人散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野亭与落日余晖互相映衬。
  3. 寒风中,这座野亭显得尤为孤寂,但它依旧坚守在那片荒凉之地。
  4. 他选择在野亭度过这个周末,希望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5. 野亭不仅是旅行者休息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好去处。

分词解释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tíng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3 适中,均匀:~匀。4 正,当:~午(正午,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