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1946)的拼音、解释、组词

闻一多(1899-1946)的简介:

wén yī duō (1899-1946)
诗人,学者。湖北浠水人。1922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参与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反内战斗争,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有《闻一多全集》。

  • AI解释

词语“闻一多(1899-1946)”实际上指的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他以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在反对独裁统治,追求民主自由方面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而被后世铭记。

详细解释: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在诗歌创作上以《红烛》、《死水》为代表作,提倡“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格律诗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方面,闻一多是楚辞研究的权威之一,在古文字学和古代文学领域都有卓越贡献。此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在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7月15日,他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凝练、形式严谨,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造句示例:

  1. 为了纪念闻一多先生的文学成就与革命精神,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2. 闻一多的诗歌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和对自由的渴望。
  3. 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
  4. 这次朗诵会特意邀请了学生模仿闻一多的经典作品,以此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5.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闻一多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