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本钱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平本钱的简介:
cháng píng běn qián
1.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1.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 AI解释
词语“常平本钱”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从字面上看,“常平”一般是指古代一种调节粮价、防止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经济措施;而“本钱”通常指商人做买卖时所投入的资金。结合这两个词来看,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与粮食或商业相关的资金运作情况,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我们需要进一步参考相关历史背景或者上下文。
假设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常平”粮仓是一种由政府管理的储备仓库,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谷物价格过低时购进谷物,以备灾荒之需或调节市场;而“本钱”指的是经营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因此,“常平本钱”可能是指用来支持常平粮仓储备运作和维护的经费或资金。
造句
- 为了保障百姓粮食安全,政府拨出专项资金作为常平本钱,以确保常平粮仓正常运行。
- 历代王朝都重视对常平本钱的管理与监督,避免其被滥用或挪作他用。
- 尽管常平本钱充足,但由于仓储条件不佳,导致粮食损耗严重。
- 政府审计部门定期检查各地常平本钱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合理利用。
- 在应对突发灾害时,常平本钱可以迅速启用,以稳定市场粮价。
请注意,“常平本钱”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历史或经济术语,在实际语境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理解。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常平”、“本钱”这两个词的一般理解和推测,并非严格的学术定义。
分词解释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