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帝则的简介:

dì zé
1.天帝或天子所定的法则。

  • AI解释

词语《帝则》在古文或古典文献中较为少见,从其构成来看,“帝”指的是帝王、皇帝;“则”多有法则、准则之意。结合这两部分来看,《帝则》可能是指帝王所遵循的法则或准则,也可能特指某种特定情境下由古代帝王制定的行为规范或治理原则。

详细解释

  1. 含义:《帝则》指的是帝王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或法度。它既包含了道德层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具体的施政方针。
  2.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则”常被用来指代某种行为规范或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因此,《帝则》可能是某位帝王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一套较为系统化的治理理念或行为守则。

造句

  1. 古人云:“帝王无常法,唯有《帝则》可为长久之计。”这句话意在强调治国之道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权宜之策,而是要遵循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原则。
  2. 在古代中国,君主常常将国家的兴衰成败归结于是否遵守了《帝则》,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研究《帝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
  4. 对于现代领导来说,《帝则》的精神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原则始终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5. 帝则》不仅限于古代帝王的个人行为准则,而是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分词解释

1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2 君主:~王。皇~。称~。~制。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