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拙疏的简介:

zhuō shū
1.亦作"拙疎"。 2.钝拙粗疏。

  • AI解释

拙疏》这个词源自古代中国,具体指的是古代官员在向上司或皇帝呈送报告、建议时使用的一种谦逊的表达方式。"拙"在这里是自我贬低的意思,表示自己的报告不够巧妙或者没有达到期望的标准;“疏”则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详细说明和阐述,类似于现在的公文或请愿书。

详细解释

  • :在这里不是真正的笨拙、不灵巧的意思,而是自谦的说法。意为以一种诚恳谦虚的态度来撰写公文。
  • :指的是古代官员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之一,即“奏疏”。这种文体要求内容详尽,表达清晰。

造句

  1. 古代官员在呈交国书时,常常会先用"拙疏"两字来表示自己写得不够完美。
  2. 这篇"拙疏"虽然不是最华丽的辞藻,但其诚恳的态度却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真心诚意。
  3. 皇帝阅读了各地官吏的“拙疏”,能够更真实地了解民间疾苦和治理现状。
  4. 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如果一方给另一方写信,可能会谦称自己写的信为"拙书"。
  5. 尽管这篇文章只是作为个人学习笔记分享出来的"拙疏",但其中的观点和见解却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真诚沟通的心态。在现代社会中,“拙疏”虽然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即诚实、尊重他人——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分词解释

zhuō

1 笨,不灵巧:笨~。弄巧成~。~劣。2 谦辞,称自己的:~作。~见。~笔。~著。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