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手民的简介:

shǒu mín
1.古时仅指木工。后指雕板排字工人。

  • AI解释

词语“手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且其含义根据上下文可能有所不同。从字面分析,“手民”可以被理解为与手工劳作或工匠有关的人群。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中,这个词也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

详细解释

  1. 从职业角度:在古代中国,"手民"有时用来指称那些从事体力劳动、手艺工作的人。如建筑工人、木匠等。
  2. 从文化角度:“手民”也可象征着通过手工创作来传递思想或情感的艺术家、工匠等群体。

造句

  1. 在古代,修建长城的工匠被称为“手民”,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了这一宏伟工程。
  2. 虽然他自学成才,但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位手民最终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木匠师傅。
  3. 文字工作者们就像手民一样,在文化领域中辛勤耕耘,播种知识与思想的种子。
  4. 这位手民不仅技艺高超,还富有创新精神,经常能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作品。
  5. 手民行业虽然辛苦,但他们的工作对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手民”并非正式词汇,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和造句均基于字面意义的推测与常见用法的联想进行创作。如果在特定语境中有其他含义,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

分词解释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