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踏青的拼音、解释、组词

拾翠踏青的简介:

shí cuì tà qīng
指春游。

  • AI解释

拾翠踏青》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描述春天自然美景和人们春游活动的一种富有诗意的表现。其中,“拾翠”指的是在草地上捡拾五彩斑斓的羽毛或花瓣等美丽物品,寓意着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与活力;“踏青”则是形容人们穿着轻便的衣服,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散步或游玩。

详细解释

  • 拾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三月三日,士女游春,登高临水,谓之‘探春’;妇女拾翠。此乃古人遗俗。”后来,“拾翠”逐渐成为春天里女性外出游玩时采摘美丽花朵、羽毛等物的一种活动或景象。
  • 踏青:最早源于春秋时期,《论语·乡党》有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三月不为礼节,必有一日之役。”其中“游春”即“踏青”的前身。到后来,“踏青”成为了一种春季特有的民俗活动,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外出游览、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造句

  1. 端午假期,小李和家人一起去郊外踏青,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间拾起几朵野花。
  2. 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去公园进行“拾翠踏青”活动,以此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3. 小区里有几位老奶奶正在晨练后拾翠,她们在草地上捡到不少五颜六色的花瓣。
  4. 春天是踏青的好时节,我们可以穿着轻便的衣服,去公园或乡间田野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 每次周末,父母都会带着我到附近的公园里进行“拾翠踏青”,这种活动让我们更加亲近自然。

分词解释

shí,shè

1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2 收,敛,整理:收~。~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cuì

1 绿色:~绿。苍~。~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2 〔~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3 指“翡翠”(硬玉):~玉。~镯。珠宝~钻。

1 用脚踩:~步。~板。~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称“踏春”)。~雪。~月。践~。糟~。脚~实地。2 亲自到现场去:~看。~勘。~查。~访。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