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怒的拼音、解释、组词

谤怒的简介:

bàng nù
1.指责。

  • AI解释

谤怒》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由“谤”和“怒”两个字组成的。从字面意义来看,“谤”指诽谤、指责;“怒”是愤怒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因受到诽谤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详细解释

  1. 构成与释义:“谤”指的是非议,即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不实的批评或指责;“怒”则是指生气、愤慨的情绪。
  2. 情感色彩:这个词主要用来形容因遭受诽谤而感到愤怒的情境。
  3. 语用场合:多用于描述在面对恶意中伤时人的心理状态。

造句

  1. 尽管小明的提议被大家误解并遭到猛烈的“谤怒”,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2. 面对同事无端的诽谤,他内心充满了“谤怒”。
  3. 知道真相后,她满腔的“谤怒”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4. 他决定直接面对那些造谣生事者,不让自己的善良被“谤怒”所掩盖。
  5. 在这场辩论中,他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克服内心的“谤怒”。

请注意,“谤怒”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词语,在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图进行调整或替换。以上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bàng

1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讥。~讪。~议。~毁。诽~。2 责备:~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

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