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1900-1965)的拼音、解释、组词

熊佛西(1900-1965)的简介:

xióng fó/fú/bì/bó xī (1900-1965)
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江西丰城人。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戏剧。回国后历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校长、中央青年剧社社长、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有剧作《一片爱国心》、《王三》、《上海滩的春天》,论著《佛西论剧》、《写作原理》等。

  • AI解释

《熊佛西(1900-1965)》是对中国现代剧作家、教育家熊佛西先生的一个简短介绍。他出生于安徽旌德,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重要开拓者和推动者之一,在戏剧教育与研究领域也有突出贡献。

详细解释: 熊佛西先生不仅是一位剧作家,还是一位倡导者和实践者,致力于在中国引入西方的话剧艺术,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他的作品广泛探讨社会问题,尤其是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公平议题。此外,他还创办了国立戏剧学校(今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导演。

造句:

  1. 熊佛西先生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2. 他创立了国立戏剧学校,为中国的戏剧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3. 在《农民日记》这部作品中,熊佛西深入探讨了农村生活的贫困与无奈。
  4. 通过他的努力,中国的话剧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5. 熊佛西先生不仅是一个剧作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分词解释

xióng

1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即“黑熊”)。~掌。~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胆(熊的胆,可入药)。~包(喻无能的人,废物)。2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3 姓。

fó,fú,bì,b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西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