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灭口的简介:

miè kǒu
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杀人灭口。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防止秘密泄漏而杀害知道内情的人。【例】杀人灭口

1. 防人泄漏秘密而杀之。《战国策.楚策四》:「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新唐书.卷一一二.列传.王义方》:「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

2. 塞人之口,免得予人口实。《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一种极端恶劣的行为——为了掩盖某件事情真相或者消除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而采取的手段。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隐瞒事实、逃避责任等),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杀害或威胁,使其不能作证或说出实情。
  2. 使用场景:多用于非法行为中,比如犯罪活动之后为了销毁证据或者湮灭证人而采取的暴力手段。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生命权和基本人权,属于法律严厉打击的行为。

造句

  1. 这个案件中的嫌疑人为了遮掩自己的罪行,竟然指使手下将举报他的证人口中割去。
  2. 检察机关在调查一起谋杀案时发现,嫌疑人曾多次试图灭口,以确保不留下任何线索。
  3.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许多无辜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灭口,真相永远无法被揭示。
  4. 灭口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更是对人性的极端践踏,应该受到道德和法律界的强烈谴责。
  5. 为了保护自己的非法利益,他不择手段地想灭口,但最终还是被正义的力量绳之以法。

请注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动都是违法的,并且应该避免使用这种暴力行为来掩盖事实真相或逃避法律责任。正确的方式应当是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和维护权益。

分词解释

miè

1 火熄:熄~。2 完,尽,使不存在 :~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3 淹没:~顶之灾。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