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之资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薪之资的简介:

fù xīn zhī zī
负薪:背柴草,旧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质,指智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 AI解释

负薪之资》这个词语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用来形容在艰难困苦之中为家人筹集生活必需品的行为。其中,“负薪”指的是背柴火,而“之资”则是指这些物品可以作为家庭生活的物资供应。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通过辛苦劳动来维持家用、供养家人。

详细解释:

  • 负薪:背着木材或柴禾。通常用来比喻辛勤劳动。
  • 之资:这里的“之”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些背来的物品;“资”即物资、资源,指能够用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的物品。

这个词语常用于描绘那些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努力维持生计的人们。它强调了劳动的价值以及为了家人而付出辛勤努力的精神。

造句:

  1.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仍旧不辞辛劳地负薪之资,只为给家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2.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靠着负薪之资养活了一家人,展现了非凡的家庭责任感。
  3.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的故事:一个家庭主妇以卖菜、卖水果为生,她的劳动就是他们家人的负薪之资
  4. 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在那个饥荒的年头里,他每天都会背回一些木材作为家中的负薪之资
  5.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办法,成为全家人的负薪之资

这些句子不仅使用了“负薪之资”这一成语,还结合了具体的情境进行描述,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你理解其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4 智慧能力:~质。天~。5 出身和经历:~格。~历。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