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简介:
dì èr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
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 AI解释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这一概念在信息技术的历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主要指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随着晶体管的应用取代了早期的真空管,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能耗更低且可靠性更高,从而推动了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
详细解释
- 时间范围: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大约从1958年至1964年左右使用。
- 技术特点:
- 核心部件的变革:从真空管转向晶体管。这一转变显著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和降低了能耗,为后续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 硬件改进:采用了更小、更快、更可靠的晶体管来构建电子电路,使得计算机的设计更加紧凑和高效。
- 软件与编程语言的发展: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程序设计语言开始从机器语言向更高层次的语言发展,如FORTRAN(一种早期的高级编程语言)。
造句
-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当时的工厂中广泛使用。
- 研究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 在50年代末期,许多公司纷纷转向投资开发基于晶体管技术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 通过比较第一代和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当我回顾那个时期的技术革命时,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分词解释
第
dì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代
dài
1 替:~替。~办。~销。~序。~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世~。古~。近~。现~。当(dāng )~。年~。3 世系的辈分:下一~。4 姓。
电
diàn
1 物理学现象,可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获得的一种能,用以使灯发光、机械转动等:~力。~能。~热。~台。2 阴雨天,空中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光:闪~。雷~。3 指电报:通~。贺~。4 指打电报:~邀。~汇。~告。5 遭受电流打击:~了我一下。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计
jì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
算
suàn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机
jī
1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危~。转(zhuǎn )~。契~。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密。3 合宜的时候:~会。~遇。时~。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器。~动。~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能。有~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智。~敏。~巧。~变。7 指“飞机”:客~。~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