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1919-1992)的拼音、解释、组词
秦牧(1919-1992)的简介:
qín mù (1919-1992)
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建国后曾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有中篇小说《黄金海岸》,长篇小说《愤怒的海》,散文集《花城》、《长河浪花集》以及文艺散论集《艺海拾贝》等。
散文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建国后曾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有中篇小说《黄金海岸》,长篇小说《愤怒的海》,散文集《花城》、《长河浪花集》以及文艺散论集《艺海拾贝》等。
- AI解释
秦牧,原名林觉夫,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他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活跃于上世纪中叶至九十年代初。秦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创作题材而著称,在中国的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历史的深入探讨,也有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
词语解释
- 秦牧:指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记者、文学评论家和杂文家。
- 生卒年份1919-1992:指出了他的生平时间段。他的一生横跨了多个历史时期,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许多重要事件和发展。
5个造句
- 秦牧的《花城》是一部充满南方风情的散文集。
- 在研究秦牧的作品时,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信息。
- 秦牧的小说《老夫子》不仅是文学创作,也是历史文化的反映。
- 他的杂文集《艺海拾贝》收录了他对艺术、文学以及日常生活见解的珍贵文字。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秦牧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他不仅通过阅读积累知识,还亲自游历四方,将所见所闻融入了他的创作中。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秦牧作为一个多才多艺、视野广阔的文学人物的特色及其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