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马虎的拼音、解释、组词
稀里马虎的简介:
xī lǐ mǎ hū
不认真,马马虎虎。
不认真,马马虎虎。
- AI解释
《稀里马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不认真、敷衍了事、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态度。这个词通常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
【词语解释】: - 稀:疏松的样子。 - 里马虎:这里“里”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马虎”则是形容做事不认真、随便应付的意思。
因此,整个成语合起来表示一个人做事或说话时态度不严谨,缺乏责任感。
【造句】: 1. 他对待工作总是稀里马虎的,常常出错。 2. 小明写作业时总是稀里马虎,结果经常被老师批评。 3. 稀里马虎的态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4. 为了避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我们不能再稀里马虎地工作了。 5. 做事前的规划与准备都很重要,不要总是稀里马虎。
使用成语时应注意其具体语境,有时候“稀里马虎”也可能用于自谦或幽默场合。
分词解释
稀
xī
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3 少:~少。~罕。~奇。古~之年。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