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园病的简介:
wén yuán bìng
1.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1.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 AI解释
《文园病》并非一个广泛认可或常见的词语组合,因此在正式语言和典籍中可能找不到直接定义。根据“文”(与文学创作有关)和“园病”(可能指的是因沉迷于某事物而造成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可以推测这个词组可能是描述一种过度投入文学创作或其他兴趣爱好导致的精神或身体疲惫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文:涉及文学、文章、写作等。
- 园病:这里的“园”可以理解为“园地”,象征着一个特定的领域;而“病”则暗示了因过度投入某事而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综合来看,“文园病”可能描述的是在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或创作中,由于长时间专注于此而产生的身心疲惫、压抑等状态。
造句:
- 小说家李明为了写作新小说,几乎废寝忘食,最终患上了“文园病”,不得不暂时放下笔休养生息。
- 研究生张华在学术研究上过于投入,长时间熬夜查资料、写论文,出现了“文园病”的症状。
- 文字编辑小林连续几周高强度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审稿到深夜,渐渐感到精神和身体都不支,患上了“文园病”。
- 在文学创作中沉迷过深的人,如果不及时调整状态,很可能患上一种叫做“文园病”的心理疾病。
- 虽然李老师非常热爱写作,但他逐渐认识到过度投入可能会导致“文园病”,因此决定适当休息和放松。
请注意,“文园病”并非一个正式词汇或医学术语,在使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含义以便于理解。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园
yuán
1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子。~丁。~艺。~圃。2 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圆明~。公~。3 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陵(帝王的墓地)。
病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