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效果论的简介:

xiào guǒ lùn/lún
在道德评价中主张根据行为的后果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的理论。与“动机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和评价行为的善恶,不必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

  • AI解释

效果论》,也被称为“效用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主要关注行为的结果或后果。这种观点认为,一个行为、政策或者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决于它产生的结果的好坏程度,特别是从快乐(幸福)和痛苦的角度来评估这些结果。

详细解释

效果论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最著名的倡导者是19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效果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一个行为或决策的价值在于它能否最大化整体幸福(效用)。这种理论在伦理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效果论中,“善”被定义为增进幸福的行为,而“恶”则是导致痛苦的行为。因此,根据这一原则,任何能够增加整体快乐减少整体痛苦的措施都是道德上的正确选择。

造句

  1. 尽管有些人反对这项政策,但政府坚持认为它将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
  2. 在制定公共健康计划时,官员们主要考虑了实施该计划的效果,因为其目的是减少疾病负担并增加整体人口的幸福感。
  3. 这位企业家追求的是通过创新产品来最大化消费者满意度和市场影响,这反映了他对效果论的理解。
  4. 当面临道德困境时,人们可以应用效果论进行分析: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正面结果的解决方案。
  5. 在教育中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法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效果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被视为正确的决策。

这些句子展示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将效果论的原则融入日常对话或更广泛的讨论之中。

分词解释

xiào

1 摹仿:~法。仿~。上行下~。~尤(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2 功用,成果:~验。~果。成~。有~。功~。~益。~用。~应。~率。3 尽、致:~力。

guǒ

1 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实。~品。~木。结~(①结出果实;②事情的结局或成效)。2 结局,与“因”相对:因~。成~。3 坚决:~决。~断。4 确实,真的:~真。如~。5 充实,饱足:~腹。6 姓。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