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的拼音、解释、组词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的简介:

dí cún miè huò,dí qù zhāo guò
召:即“招”,招来。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 AI解释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书《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以十乘其一也,然后交。”但在具体的表述和解释上,这句话有时也会被简化或改写成《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的形式。

详细解释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关于军事行动中如何利用敌人存在与否的不同情况来达到不同的战略目的。具体而言:

  • “敌存”:当有敌对力量存在时,“灭祸”,即要避免因对方的存在而带来的潜在威胁或损害。
  • “敌去”:当敌人消失,如被击退、撤走等情况下,则“召过”,就是可以借此机会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者错误。

这句话强调了在军事斗争中,不仅要积极应对和化解眼前的敌人威胁,也要善于利用战略机遇改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造句

  1. 在对抗网络黑客时,企业应该采取《敌存灭祸,敌去召过》的策略,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2. 疫情期间,城市封锁有效地减少了人员流动,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但疫情过后,政府应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3. 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力以应对竞争;而当市场相对平静时,则需反思并改进内部管理流程。
  4.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既要争取自己的利益避免损失,又要时刻准备调整策略来适应对方可能的变化。
  5. 外交关系紧张时,国家需加强防备;而在和平时期,则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互信与共赢。

以上是基于原句意思所作的五个现代语境下的应用示例。

分词解释

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3 抵挡:寡不~众。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cún

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2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3 寄放:寄~。4 停聚:~水。5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miè

1 火熄:熄~。2 完,尽,使不存在 :~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3 淹没:~顶之灾。

huò

1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zhào,shào

1 召唤:~集。~见。2 召致,引来:~祸。~人怨。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