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帻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帻的简介:

bù zé
1.布制的头巾。

  • AI解释

布帻》是指古代的一种头巾或帽子,通常是由布制成,主要用于遮挡阳光或者保护头部。这种服饰在古代文献中常有提及,多见于文人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中。

详细解释: - 布: 指的是棉、麻等天然纤维织成的材料。 - 帻(zé): 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头巾或帽子的名称。《说文解字》中有记载,指的是系在头上的短而小的帽。

布帻”二字合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用布制成的小型头饰,它简洁实用,适合日常佩戴。

造句: 1. 古代士人常戴布帻,以示身份与朴素之风。 2. 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提到:“月色溶溶,风吹布帻。”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夜图景。 3. 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虽是神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常戴一顶普通的布帻遮挡阳光。 4. 在古代的仕途画卷中,官员们或文人墨客,头上大都佩戴着布巾或者布帽——布帻,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服饰特色之一。 5. 当初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生活颇为清苦,他常戴一顶破旧的布帻度过漫长的冬日。

分词解释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