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垒的拼音、解释、组词

屯垒的简介:

tún/zhūn lěi
1.犹营垒。

  • AI解释

《屯垒》在古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军队驻扎时所构筑的防御工事。"屯"在这里意为驻扎,指军队暂时性的驻守;而"垒"则是指用土石等材料构筑成的军事防御设施,包括城墙、堡垒等。

详细解释

  • :驻扎。
  • :古代用以防守或攻城的障碍物或堡垒,如土木结构的城墙或壕沟。

屯垒通常是为了保护军队和补给线的安全而建立的临时性防御设施。在古代战争中,尤其是野战或是长期驻军的情况下,屯垒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工程。

造句

  1. 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率领大军屯于汉中,构筑了坚固的屯垒以抵御敌军。
  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交战,为了防御外敌,各国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屯垒。
  3. 在古代边塞战争中,为了保护商队的安全,沿途常常会修筑屯垒作为临时驻扎地和防守据点。
  4. 近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地区,为防止日军侵袭,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屯垒建设以增强防御能力。
  5. 古籍中记载,屯垒的设计十分讲究,不仅要坚固防备敌军进攻,还要便于军队补给和驻扎。

这些例子展示了“屯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应用及其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tún,zhūn

1 聚集,储存:~粮。~积。~聚。2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皇姑~。~子(村庄)。

lěi

1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营~。对~。2 砌:~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