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少年中国说的简介:

shào nián zhōng guó shuō
散文篇名。近代梁启超作。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

  • AI解释

少年中国说》是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所作的一篇政论性文章。这篇文章创作于1900年,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民族危机重重。梁启超在文中呼吁年轻人肩负起复兴中华的责任与使命,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期盼和对青年人寄予的厚望。

详细解释

  • 少年中国的意义: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倡导“少年中国”的概念,强调青年一代应当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 文化价值:通过赞美青春、活力与创造力,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文章鼓励人们勇于创新、追求进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 历史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少年中国说》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呼唤,也是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愿景,对于激励民众积极参与救亡图存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个造句

  1.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成为《少年中国说》中所倡导的时代新人。
  2. 在阅读完这篇充满激情的文章后,我对国家未来充满了信心,感觉我们是“少年中国”的希望所在。
  3. 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就是为我们的祖国培养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少年中国说》的接班人。
  4.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少年中国说》中提出的青年责任意识依然是指导我们前行的重要精神财富。
  5. 今天再读《少年中国说》,不仅让人热血沸腾,更激发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些句子展现了文章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

分词解释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