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复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虎复夷的简介:
bái hǔ fù yí
1.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中专事猎虎者的称号。白虎﹐白额虎的略语;复﹐免除赋税或劳役。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有白虎率群虎为患,秦王悬赏招募有能杀之者封万户侯。于是夷人廖仲药等三人射杀白虎。秦王欲如约,因嫌其夷人,乃改为"复夷人顷田不租"等厚待之,并与之"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汉代兴起,夷人"亦从高祖定乱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故世人号为"白虎复夷"。
1.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中专事猎虎者的称号。白虎﹐白额虎的略语;复﹐免除赋税或劳役。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有白虎率群虎为患,秦王悬赏招募有能杀之者封万户侯。于是夷人廖仲药等三人射杀白虎。秦王欲如约,因嫌其夷人,乃改为"复夷人顷田不租"等厚待之,并与之"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汉代兴起,夷人"亦从高祖定乱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故世人号为"白虎复夷"。
- AI解释
很抱歉,但“白虎复夷”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语或成语,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是特定语境下的表述。在中文中,“白虎”和“复夷”通常各自具有明确的意义:“白虎”在中国古代的方位五行学说以及神话中指的是西方的一种神兽;而“复夷”则可能意味着恢复和平或消除纷争的意思。
不过,由于没有找到“白虎复夷”的具体用例,我将尝试解释并构建相关句子:
-
解释: 如果这个词语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或者是一个假设性的表达,“白虎复夷”可以理解为通过某种方式恢复和平或恢复原有的秩序和安宁。在具体的语境中,它可以被解释为“通过白虎神兽的庇佑,恢复了这片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
造句:
-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地终于迎来了“白虎复夷”的时刻,人们的生活重新恢复了平静。
- 白虎镇守的地方象征着正义与和谐,“白虎复夷”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 在这次和平会谈中,双方都表示希望实现“白虎复夷”,结束多年的冲突和纷争。
- 神话故事中,白虎神兽常常出现在关键时刻,帮助人们实现“白虎复夷”的美好愿望。
-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大活动,小镇上正在布置出一个充满和谐与安宁的“白虎复夷”氛围。
如果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述或来自某个文学作品,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这样我可以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例句。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复
fù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夷
yí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