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女配夫的拼音、解释、组词

相女配夫的简介:

xiàng nǚ pèi fū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

  • AI解释

实际上,“相女配夫”并不是一个通用的中文成语或者固定搭配。这个词语看起来是“相妇配夫”的误写,通常来说,“相妇配夫”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说法,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种婚姻观和家庭价值观。

解释

  1. “相妇配夫”:这个词组主要指的是父母或其他长辈通过观察女儿的性格、修养等来为她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或丈夫。在传统社会中,这种做法往往基于对子女未来幸福生活的考虑以及家族利益的考量。

  2. 从现代视角来看,“相妇配夫”的概念体现了家庭对孩子婚姻的一种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会通过“相妇配夫”来选择最合适的情侣作为自己的配偶。
  2. 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父母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实践“相妇配夫”,希望为女儿找到最合适的伴侣。
  3. 尽管现代社会提倡个人自主选择婚姻对象,但部分家庭仍然保留着“相妇配夫”的传统观念。
  4.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相妇配夫”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和解读方式。
  5.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相妇配夫”的精神实质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相女配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形式,因此上述造句中的“相妇配夫”为准确用词。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上下文可以灵活使用或替换其他更合适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pèi

1 两性结合:~偶。~种(zhǒng)。2 相互分工合作:~合。~器。3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料。~制。~伍。~药。~色。~餐。4 有计划地分派、安排:~备。~置。~给(jǐ)。分~。搭~。5 把缺少的补足:~套。~乐(yuè )。装~。6 衬托,陪衬:~搭。~角儿(jué)。~殿。红花~绿叶。7 够得上:~得上。8 古代把罪人遣放到边远地区充军:~军。发~。刺~。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