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福利经济学的简介:
fú lì jīng jì/jǐ xué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20世纪2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认为社会福利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的分配状况。主张社会资源最优配置,以增加国民收入,并主张收入均等化。30年代为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 AI解释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这个领域关注的是社会如何通过有效率和公平的方式最大化全体成员的社会福利水平。它探讨了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角色,并且考虑了个人选择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详细解释:
- 资源效率:《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研究资源分配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利益进一步提高的状态。
- 公平性:除了效率之外,《福利经济学》还探讨了如何设计政策以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机会等方面的相对平等。
- 公共物品与服务:该领域关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教育)和服务的作用,以及这些服务对增加整体社会福利的重要性。
- 市场失灵与矫正机制:《福利经济学》分析了导致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例如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等),并探讨了政策干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造句:
- 政府为了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
- 在讨论税收与公共支出的关系时,我们不能忽视《福利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
- 新出台的环保法规是基于对《福利经济学》中关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
- 通过对教育投资的研究,《福利经济学》为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 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与优化,这正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福
fú
1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2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3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4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5 姓。
利
lì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济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