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拼音、解释、组词

道教的简介:

dào jiào/jiāo
1.道德教化。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 AI解释

词语解释:道教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儒家思想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它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和最高境界,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理想,并以修炼养生、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

  1. 起源: 道教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但正式确立为宗教则是在东汉时期。早期道教主要崇拜自然神灵,如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等。

  2. 经典文献: 《道德经》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老子撰写;另有《清静经》、《南华真经》(庄子)等。

  3. 修炼方式: 道教主张通过内丹术、导引、服食药物等方式来调和身心,达到延年益寿甚至成仙的目的。此外,还强调心性修养和哲学思考。

  4. 社会功能: 除了个人修行外,道教也广泛应用于民间生活、医学、占卜等领域,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流派分支: 道教内部有多个不同的宗派和支系,如全真道、正一派等,在仪式、教义上有所区别。

造句

  1. "道教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并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他酷爱研究道家哲学,常常研读《道德经》以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3. "每年正月十五放灯祈福活动,就是当地居民结合传统习俗和道教信仰举办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4. "道士们通过打坐、诵经等修炼方式寻求内心世界的清净与和谐。"

  5. "中国古代文人多有学道经历,如李白、苏轼等人就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

分词解释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