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吏缓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急吏缓民的简介:

jí lì huǎn mín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 AI解释

词语详解

急吏缓民(jí lì huǎn mí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官府在处理公务时态度急切,但对待普通百姓却相对宽容。其本意是指官员对于紧迫的公事处理迅速且严格,但对于民众则更加温和宽厚。

这种表达通常用于赞扬那些既能在紧急情况下果断决策、不拖延的领导或官员,同时也不失人情味和仁慈之心,能够体恤民情,减轻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它反映了古代官吏理想化的形象特点:既能迅速解决政务问题,又能关心民众疾苦。

造句

  1. 古代治理模式:“急吏缓民”是古代理想的行政方式之一,既要求官员在紧急事件中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又强调他们在日常治理时要体恤百姓、宽厚为怀。”

  2. 现代企业管理:为了公司的发展,“急吏缓民”的理念同样适用。管理层需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保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

  3. 社会服务部门:“急吏缓民”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工作态度,政府部门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时要迅速高效;而在日常服务中则更应该注重对民众的关怀与帮助。

  4. 司法系统:法庭审判过程中,“急吏缓民”的原则同样适用。法官应快速公正地审理案件,但同时也要兼顾被告人的权益保护和合理辩护机会。

  5. 教育领域:“急吏缓民”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侧面体现。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既要迅速纠正错误、保持纪律;又要在课后给予足够的时间与关怀,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官僚体制,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情境中,强调在不同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方法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焦燥:~燥。着~。焦~。2 气恼,发怒:~眼。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 迫切,要紧:~切。~诊。~事。7 严重:告~。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huǎn

1 慢,与“急”相对:~步。~行(xíng )。~慢。迟~。2 延迟:~刑。~办。~役。~征。刻不容~。3 放松,松弛:~和。~冲。~解(jiě)。和~。4 苏醒,恢复:~气。~醒。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