悴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悴民的简介:

cuì mín
1.谓忧时而不得志的人。

  • AI解释

词语“悴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但在古文中,“悴”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不佳。结合语境和历史文献来看,“憔悴”是较为常见的用法,意指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容瘦弱,神采萎靡。因此,“悴民”的意思可能是描述人民因为某种原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而生活困苦、身体消瘦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憔悴:形容人的面色枯黄,精神不振,多用来指因长期劳累或疾病所致的外貌变化。
  2. :指的是民众、百姓。
  3. 悴民:综合理解为人民因为各种原因而显得疲惫不堪,面容消瘦,生活困苦。

造句

  1. 因常年战乱,当地百姓憔悴不堪,衣食无着。
  2. 那些因饥荒而憔悴的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更加艰辛。
  3. 氐民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脸庞因此显得异常憔悴。
  4. 祖父讲述那场大旱给乡里带来的苦难时,满是憔悴的面容上流露出无奈与心痛。
  5. 经过连年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憔悴不堪,生活艰难。

请注意,上述“憔悴”部分替换为“憔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意思。如果使用“悴民”作为词语,则需要结合特定语境来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cuì

1 忧伤:“人力雕残,百姓愁~”。2 衰弱,疲萎:憔~。~容。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