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昧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昧的简介:
míng mèi
1.迷糊。
1.迷糊。
- AI解释
词语“明昧”出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或情境从清晰到模糊的状态变化。它由两个字组成,“明”代表明亮、清楚,“昧”则表示昏暗、模糊。
详细解释: - “明”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 “昧”有昏暗、不明的意思。 - 合在一起,“明昧”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境从清晰到模糊的变化,也可用以比喻认识上的由明了到混沌的状态变化。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哲学思考和文学表达。
造句示例:
- “随着夜幕降临,天边的云霞渐渐变得明昧不清。”
- 在这次重要的谈判前,双方都应使自己的立场更明确一些,避免最后陷入不明不白的明昧状态。
- 他试图通过观察来探究宇宙的本质,但面对浩瀚的宇宙和人类对它的认知程度时,这种追求总是显得那么明昧不定。
- 当初他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然而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思想的发展,现在的观点却变得有些明昧难辨了。
- 那些古老的传说在经过世代流传后,原本的故事细节已变得颇为明昧模糊。
分词解释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昧
mèi
1 暗,不明: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2 昏,糊涂,不明白: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3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4 隐藏,隐瞒: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5 冒犯:冒~(多作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