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651-716)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思训(651-716)的简介:

lǐ sī/sāi xùn (651-716)
唐代画家。字建,唐宗室。封彭国公,官至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大李将军”。善画山水,以色彩表现为主,师承隋代展子虔而有所发展,形成华丽工致、富有装饰美的金碧山水画风格,后人推之为山水画北宗之祖。

  • AI解释

关于“李思训(651-716)”,这个词条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指中国唐朝著名的画家。他,又名昭道,是唐代宫廷画师、被誉为“北宗”山水画派的创始人,与他的儿子李昭道并称“大小李将军”。李思训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就享有盛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生平简介: 李思训是唐代宫廷画家,出生于651年,逝世于716年。他是唐高宗时期的贵族子弟,后来成为皇帝的侍从,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接近宫廷艺术的特殊机会。

  • 艺术成就: 他在绘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雄伟壮丽、色彩鲜明的特点,这种风格与传统山水画有所不同,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观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 贡献及影响: 李思训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来的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儿子李昭道继承了他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南宗”山水画派。

5个造句:

  1. 李思训作为唐代著名的画家,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2. 在欣赏李思训的山水画作时,人们仿佛置身于壮丽山河之中。
  3. 《步辇图》是李思训的一幅杰作,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4. 李思训的绘画风格对后来许多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我们可以从李思训的作品中领略到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分词解释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sī,sāi

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2 想念,挂念:~念。~恋。相~。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4 姓。

xùn

1 教导,教诲:~诫。~蒙(教育儿童)。~迪(教诲开导)。教(jiào )~。培~。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3 典式,法则:不足为~。4 解释词的意义:~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故”、“诂~”、“故~”)。~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