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条约的简介:

tiáo/tiāo yuē/yāo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的,确定签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包括公约、协定、换文、联合宣言、宪章等。由两个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双边条约”;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多边条约”。条约一般具有时间性,如果期满不再续签即失效。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与国之间所缔结的盟约。【例】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两国订立了马关条约。

1. 约定的事项、规章。《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中.南诏传》:「诏殿中监段文楚为经略使,数改条约,众不悦,以胡怀玉代之。」《里语征实.卷中下》:「条约:昔箕子避地朝鲜,其国俗未有检束之教,乃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后条约始此。」

2. 国家与国家间所缔结的契约。如:「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订立马关条约。」

《条约》一词的详细解释

条约(treaty),在国际法和政治学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协议,通常由国家、政府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之间签订,用于规定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条约的内容广泛,涵盖贸易、外交关系、环境保护、军事合作等多个领域。

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签署并生效,各缔约方必须遵守其条款内容。在国际法中,条约被视为国家之间调整相互关系的最高级法律形式之一。

条约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程序来制定和批准,例如谈判、签署以及批准或加入。其中最常见的是由外交代表进行商谈,并在双方或多边协议上签字。然后,这些文件往往还需要各自国内的立法机构或最高权力机关的批准才能正式生效。

5个造句

  1.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签订条约来解决争端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关键途径之一。
  2. 中美两国刚刚签署了一项新的经贸合作协议,这将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扩大贸易往来。
  3.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过多轮谈判后成功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定,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5. 联合国难民署和多个国家政府达成了合作条约,致力于帮助解决难民危机问题。

分词解释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